【發育長高】16歲男生高147CM兩年沒長高 醫生拆解兒童矮小成因

兒童健康

發布時間: 2022/01/21 14:20

最後更新: 2022/01/23 10:23

分享:

分享:

醫生拆解兒童矮小成因。

經常有家長說:「我個仔比其他同齡矮,是否不正常?」其實,小孩子是否患上矮小症,醫學上有一個定義,而且導致矮小症的成因有不少,請由兒科專科醫生鄭碧純講解。

鄭醫生表示,醫學上,在100位同齡的小朋友當中,排行為最小的3名,即屬於身材矮小。家長亦可以參照健康院手冊上的生長(高度)圖表,凡身高低於同齡兒童最矮小的3%(最底的一條線)便是矮小。

矮小不是一個疾病,而是一個徵狀。部分人可能由於身體問題引致,亦有部分人健康正常,純粹身材矮小。

她指造成身材矮小的原因有不少,包括:

1. 家族遺傳

2. 賀爾蒙疾病,如生長激素缺乏症(GHD)、甲狀腺賀爾蒙缺乏,其他性賀爾蒙過多或過少。

3. 出生少於胎齡,即出生時身長及體重少過較同周數的嬰兒

4. 唐氏綜合症或其他先天性疾病

5. 骨骼問題,如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

6. 長期慢性疾病,如腎衰竭

7. 心理原因,如長期受虐待而導致生長賀爾蒙分泌受影響,情況較為罕見

8. 原因不明

最新影片推介:

如兒童接受醫學上檢查後,被醫生確定其矮小與原因1至7無關係,醫生會診斷定為原因不明的矮小。臨床上,原因不明所佔比例最多。至於在其他原因中,家族遺傳、出生少於胎齡導致矮小比較常見,其次是賀爾蒙疾病。

想了解子女的身高增長是否正常,家長可以參考生長圖。(曾有為攝)

鄭醫生表示,醫學上,幼兒每年的生長速度應達致以下水平:

1歲:長高25cm至27cm

2歲:長高約10cm

3歲:長高8cm

4歲至發育前:每年長高4cm至6cm

她指,生長速度可給家長作為一個參考。萬一有小朋友在3、4歲那年平均只長高1至3cm,下一年都一樣高得幾cm,肯定有問題,家長應帶小朋友向醫生求醫。基本上,2至6歲為關鍵期,家長要密切留意子女在這個年紀的生長速度。

她有感近年多了家長主動求診,有家長帶同孩子的學校「班相」給她看,力證自己的孩子矮過他人,可見家長對子女非常緊張。這是無可厚非,假如小朋友有矮小問題,及早治療十分重要。

她引述一個延遲求醫的個案,有一名16歲的男孩子,高度只有147cm,他已變聲,近兩年沒有長高,他的父母個子不是很高,卻不像他般矮小。經檢查後確定,男孩子健康正常,可是骨骼已完成生長,換言之,醫學上已沒有任何方法幫到他再長高。若果他於小時候求醫及接受治療,結果可能大不同。

兒科專科醫生鄭碧純(曾有為攝)

對症下藥

她指出,注射生長激素在身材矮小症、生長激素缺乏症、特納綜合症及出生體形小於胎齡等病症上的應用普遍,因此醫生會先作診斷才對症下藥。若然病人適合接受注射生長激素,建議以半年為試驗期,屆時根據進展決定該名兒童應否繼續接受注射生長激素。

鄭醫生又表示,假設有孩子需要接受注射生長激素,她從5歲開始注射,可幫到她每年會高多2cm,這是大概的數字,可以有一年高多些,有一年高少些,連續5年注射生長激素,可增高約10cm,這對矮小的兒童已是非常重要。

當然,由於引致身材矮小的原因有不少,因此醫生必須找出成因才作診斷。

有一個案,7歲女孩子的骨齡只得5歲半,經了解後,她的媽媽在15歲第一次來經,她的姐姐在14歲多第一次來經,估計這女孩也會遲發育,所以目前才會身材矮小。日後她進入青春期,很大機會追上正常生長速度,但期間需要密切觀察她的情況。

由於注射生長激素需要於孩子進入青春期前使用,愈早開始注射生長激素,可以有較充裕時間發揮增高效果,一般來說,5歲至青春期前為最佳治療年齡。注射生長激素需要每日進行,生長賀爾蒙自80年面世,現已有專門為兒童設計的無針注射器,利用高壓技術將藥物直接注入體內。醫學屆建議,曾接受注射生長激素的兒童,成年後要密切監察血糖和血壓的情況。

鄭醫生提醒家長,以下3個元素對孩子的生長速度帶來正面幫助。

  • 充足睡眠:生長激素在睡眠中會大量分泌
  • 適量運動:任何運動對生長都有正面好處,需要跑跑跳跳的運動尤佳
  • 攝取足夠蛋白質:如蛋白質攝取不足,會影響刺激生長激素分泌

至於鈣質和維他命D都一樣,都是不能缺乏,但過多對身體沒有用處。

撰文 : 何力